江亭望华崿,望望似修眉。
扫黛偏能巧,含颦知为谁?
娟娟微雨里,脉脉夕阳时。
千里乘骢去,因之伤别离。
【注释】
蛾眉亭:在杭州西湖。王德常御史赴南台,指送别之事。华崿:山峰名,又名蛾眉山,在杭州西南。修眉:长眉毛。黛:青黑色的颜料。含颦:皱眉。娟娟:细而圆的样子。脉脉:眼神温柔的样子。骢(cōng):马名。
赋得蛾眉亭送王德常御史赴南台
江亭望华崿,望望似修眉。
扫黛偏能巧,含颦知为谁?
娟娟微雨里,脉脉夕阳时。
千里乘骢去,因之伤别离。
【赏析】
《赋得蛾眉亭送王德常御史赴南台》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写送王德常赴南台,以“望”字领起,描写了蛾眉亭的景色和离别的情景,写得情真意深,感人肺腑。
首联“江亭望华崿,望望似修眉。”开篇先写送别之地。江亭即江边的小亭,华崿即高高的山峰,这里借指杭州的西泠印社旁的一座叫华光山的山峰。作者送别的地点就在杭州西湖边的蛾眉亭,这是临别前目送友人远行的地方。这一句点出地点,又引出下文的“望”。望望似修眉是说站在亭中远望山峰,峰峦如美女的长眉一样美丽,令人心驰神往。
颔联“扫黛偏能巧,含颦知为谁?”写送别之人的容貌与气质。扫黛,古代女子用青黑颜料画眉。含颦,皱眉。这句写女子善画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她善画眉,眉如新月,眉梢上挑,显得十分娇美动人。这两句写女子之美,也写出了她的性格特征——善于画眉,善解人意。
颈联“娟娟微雨里,脉脉夕阳时”,写天气与环境。这里写的是雨后的景色和落日时分的环境,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尾联“千里乘骢去,因之伤别离。”最后两句写送别。千里乘骢是骑着骏马奔驰而去。因之伤别离是指因为这次离别而伤心。
全诗以“望”字领起,描绘了王德常赴任南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