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氏听雪楼

群峰拥临槛,修竹郁菁菁。
荫向曲池好,声惟雪夜清。
天寒三日卧,人道是袁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余阙创作的《题刘氏听雪楼》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题刘氏听雪楼》通过描绘群峰、修竹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下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1. 诗歌全文及赏析
  • 诗的全文: 群峰拥临槛,修竹郁菁菁。
  • 诗意解析: 首句“群峰拥临槛”描绘了一幅山峰环绕在栏杆旁的景象,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壮丽的自然画卷。紧接着的“修竹郁菁菁”则用“修竹”指代高大的竹子,形容其茂密而生机勃勃,进一步衬托出了环境的幽雅和静谧。
  • 主题表达: 此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通过对山峰、竹林和雪夜等元素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境界,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情感寄托: 诗人在这首诗中不仅描述了景致,更通过“天寒三日卧,人道是袁生”等句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这里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这种通过自然景象引发的情感共鸣,使得《题刘氏听雪楼》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情感的作品。
  1. 作者介绍
  • 余阙:元代著名文学家,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字廷心,一字天心。余阙出身唐兀氏,顺帝元统元年登进士第,曾历任泗州知州、中书刑部主事等职,因直言进谏遭权贵排挤而弃官归隐,后以修辽、金、宋三史被召回任翰林修撰。至正十二年,余阙担任淮西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守安庆,不幸城陷身亡。
  1. 背景介绍
  • 《题刘氏听雪楼》创作于元代,具体时间不详。诗作的创作背景与余阙个人的仕途经历密切相关。余阙因直言进谏而遭遇政治风波,最终选择弃官隐居,此期间的心境变迁可能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源泉。

《题刘氏听雪楼》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它还蕴含着作者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余阙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引人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