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拥临槛,修竹郁菁菁。
荫向曲池好,声惟雪夜清。
天寒三日卧,人道是袁生。
【注释】
刘氏听雪楼:唐人袁高有听雪楼。此处泛指名胜古迹或园林别墅。
修竹:长而直的竹子,这里形容竹子茂密。
荫向曲池好:竹影洒落在曲折的小池中,十分美丽。
天寒三日卧:天气寒冷了三天,他整天躺在床上。
人道是袁生:人们说是袁高。袁高,字南华,唐代诗人袁高之子。这里以袁高自比。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写雪夜听雪之乐,尾联借袁生喻志,全诗意境清幽,格调高雅。
前两句写景。“群峰拥临槛”描绘出一幅峻拔挺秀、苍翠欲滴的山景图。“修竹郁菁菁”则勾勒出一派青葱茂盛、亭亭玉立的竹林风光。“群峰”、“修竹”,都是自然景观,但前者给人的印象更深,因为它集中地表现出了大自然的宏伟气魄;后者则给人以宁静、恬适的感觉。“修竹”二字还暗示着主人雅致闲情的性格。
三、四两句写雪夜听雪之乐。“荫向曲池好”,意思是说,这一片竹林倒映在曲折的小池上,十分好看。“声惟雪夜清”,则是指在这寂静无声的雪夜里,竹林发出的声音显得特别清脆悦耳。“惟”,只。“惟”字不仅强调了“清”的特点,而且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声音的喜爱之情。因为这种声音是只有在雪夜静悄悄的时候才能听到的,因此它显得更加悦耳动听了。
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前一句是说,天气寒冷了三天,他整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天寒”,既指天气寒冷,也含有身体欠佳的意思。“三日卧”,说明他已经很久没有出门活动了。“人道是袁生”则点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当时的心情。这里的“道”就是“说”的意思。“是”,等于“称”。这句诗表面上是在说自己懒得出门,实际上是在以懒为由,来推辞与朋友相聚,同时也表示了对自己清高品格的自我肯定。结尾处“袁生”两字,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袁高的儿子,一个有才德、爱清静的人。“人道是袁生”,既表示了谦虚,又表达了自己的清高性格。
这首诗的意境清幽、格调高雅,是一篇很好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