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舟中九日次韵

万里南还,临江一笑,吾道沧洲。算生来骨相,不堪蝉冕,带来分定,只合羊裘。薄酒胜茶,晚餐当肉,六印何如二顷谋。人间事,看蜃楼城郭,蚁穴公侯。
舟中此日风流。拚一酌黄花散百忧。甚东篱县令,归田自得,西江工部,恋阙多愁。出处虽殊,襟怀略似,光焰文章万古留。聊记取,待他时话旧,八极神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存的《沁园春 · 舟中九日次韵》是一首描写作者在江上度过重阳佳节,感慨自己生来骨相不适宜担任高官,而应追求简单生活的作品。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元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吴存作为元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以及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不仅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还注重诗歌的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结合。《沁园春·舟中九日次韵》正是吴存这一创作理念的体现。

从文学形式上看,吴存的《沁园春 · 舟中九日次韵》具有鲜明的特点。该词采用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质朴无华,情感真挚自然。通过对比“万里南还”的自然景象和个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这种表达方式简洁而深刻,能够直接触动读者的心灵。

吴存的《沁园春·舟中九日次韵》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诗词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想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吴存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的独特见解,以及其倡导的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态度。这不仅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

吴存的《沁园春 · 舟中九日次韵》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元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文献。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深入研究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