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春梦

多事春风,年年绿遍江南草。罗裙色好。莫把相如恼。
梦入瑶台,搔背麻姑爪。还惊觉。杜鹃啼早。一夜相思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春梦》是诗人沈泽棠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伤和思念。下面将从作品原文、作者生平、艺术特色、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1. 作品原文:《点绛唇·春梦》是诗人沈泽棠创作的一首词。燕子楼阴,帘波暗渡诗魂去。粉云酥雨。误引巫山路。梦索杨花,共诉春愁绪。没寻处。碧城凝伫,蓦被莺阑住。

  2. 作者生平:沈泽棠(1846-1928),字茝邻,又字芷邻,号忏盦,广东番禺人。他是一位有才华的学者,除了诗词创作外,还著有《忏盦诗钞》、《词钞》、《忏盦词话》等文学作品。

  3. 艺术特色:在这首词中,“燕子楼阴,帘波暗渡诗魂去”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粉云酥雨”则运用了细腻的意象来表达春日里的柔美与哀愁。全词通过景物描写,曲折含蓄地表露了春愁与离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4. 文化影响:此词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也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悲欢离合。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这种情感的传递和表达方式,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绛唇·春梦》作为一首经典的宋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意境,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是沈泽棠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