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政平楼

漓江江上古昭州,一带孤城有此楼。
云护山容檐外立,月将波影槛前浮。
朝廷只许平持狱,官府终当详谳囚。
笔底判花生死地,百年雨露一时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政平楼》是元代诗人吕思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哲理思考。

在艺术形式上,《题政平楼》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它遵循着固定的格律规则,包括每句七个字、押韵等。《题政平楼》的律诗形式使得诗歌的结构更为紧凑,语言更加凝练,有助于表达更深刻的思想感情。这种严谨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形式的尊重以及对传统技艺的继承。

从主题内容来看,《题政平楼》通过对一个古老建筑物的描述,间接反映了作者的社会观察和哲学思考。例如,“朝廷只许平持狱,官府终当详谳囚”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司法公正的关注;“笔底判花生死地,百年雨露一时休”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

《题政平楼》的创作背景也值得关注。吕思诚生活在元朝这样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起伏。他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例如,他曾经因为弹劾贪官而遭受排挤,最终虽然得到了晋升,但政治生涯并不顺利。这些经历可能反映在他的诗作中,使作品带有更深的历史色彩和现实意义,成为后人研究那个时代的窗口。

《题政平楼》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历史文献。它不仅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创作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