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嘉山

不到嘉山十五年,神林祠宇两悠然。
鹅溪鹅泛溪头月,龙井龙蟠井底天。
霖雨未能酬素志,烟霞且得遂高眠。
一觞一咏归来晚,朋友相联若有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嘉山》是元代诗人吕思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吕思诚,元朝平定州的一名进士,字仲实,在官场上曾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同知辽州事、景州蓨县尹等,并曾担任刑部尚书等职。他在任期间,以公正廉明著称,为官正直,不畏权贵,因此被时人传颂。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他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展现了一个文人士大夫的风采。

  2. 诗歌原文:不到嘉山十五年,神林祠宇两悠然。鹅溪鹅泛溪头月,龙井龙蟠井底天。霖雨未能酬素志,烟霞且得遂高眠。一觞一咏归来晚,朋友相联若有缘。

  3. 诗歌注释:《游嘉山》这首诗是吕思诚晚年归隐后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4.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嘉山的描绘,展示了吕思诚对自然界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的“神林祠宇”和“龙井龙蟠”等意象,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诗中的“霖雨未能酬素志”和“朋友相联若有缘”等句子,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期待,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5. 诗歌创作背景:吕思诚生活在元朝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游嘉山》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仕途经历有关,也可能与他归隐后的心境变化有关。诗中的“霖雨”、“烟霞”等元素,可能是他归隐山林后的自然景观体验。

《游嘉山》不仅是一篇充满文学韵味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一段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吕思诚独特的艺术风格,也能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以及人生态度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