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雨

楚东五月天无云,日光流金百草焚。
南风吹山彭蠡涸,稻畦坼坼占龟文。
木郎无神龙不起,牲牢熏燎徒纷纭。
梧桐一叶炎官老,雷车辘辘天瓢倒。
陂池泛溢失高低,万穟青黄发枯槁。
白发田翁半忧喜,却怜久雨禾生耳。
磨镰欲穫泥溅胸,累日阴霾黑千里。
何时木德守三星,五风十雨歌升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后雨》并非是一首具体的文学作品,而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名为《伙颐秋后雨》。这首诗描绘了秋季降雨后的景色和感受。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洪咨夔,南宋词人。其词作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善于运用自然景观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词原文及赏析
  • 诗句“夥颐秋后雨,暝些晚来凉”描绘了秋雨带来的凉爽感觉和黄昏的宁静。
  • “夹市崩岸赤,环城涨潦黄”则通过颜色的变化展现了雨水对城市的影响。
  • 其他句子如“随宜梨栗熟,满意黍荞香”表现了丰收的景象,而“白鹭追红鹤,归飞作个忙”则描绘了鸟类在雨后归巢的情景。
  1. 作品影响
  • 作为南宋词人,洪咨夔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文化意义
  • 《秋后雨》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词,也是南宋时期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的一种反映。

《秋后雨》虽然非一首具体的文学作品,但它展示了南宋时期文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细腻描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更深入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尊重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