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夕风朝乐事妨,老来犹自为花忙。
春光一岁只三月,尊酒百年能几场。
辛苦衙蜂输蜜课,等闲巢燕得泥香。
如何复共遨头醉,待把银瓶指点尝。
暮春和端甫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和端甫韵》是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李俊民,字用章,号鹤鸣道人,金朝末期的著名诗人。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泽州晋城的金朝晚期,因政治变迁而多次更换住处,晚年更是隐于嵩州鸣皋山和西山。
诗作原文:《暮春和端甫韵》原文如下:“雨夕风朝乐事妨,老来犹自为花忙。春光一岁只三月,尊酒百年能几场。辛苦衙蜂输蜜课,等闲巢燕得泥香。”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主题内容:此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的感受,以及他对自然美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对春光短暂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艺术特色:李俊民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起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情感共鸣。他的诗歌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历史背景:在金元交替的历史背景下,李俊民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他的诗歌,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感。
李俊民的《暮春和端甫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