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夕风朝乐事妨,老来犹自为花忙。
春光一岁只三月,尊酒百年能几场。
辛苦衙蜂输蜜课,等闲巢燕得泥香。
如何复共遨头醉,待把银瓶指点尝。
【注释】
暮春和端甫韵:暮春,即暮春时节。端甫,指李端甫,名不详,为唐末诗人。此诗是作者应李端甫之邀而作的一首咏物诗,以蜜蜂、燕子为题,赞美它们勤劳、辛勤,并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雨夕风朝乐事妨,老来犹自为花忙。
暮春时节雨水频繁,风雨交加,天气多变,妨碍了人们赏心悦目的游乐活动。年老了仍然忙于给花儿授粉,忙碌不已。
春光一岁只三月,尊酒百年能几场。
一年中春天不过三个月,而宴席上的美酒却有百场之多。比喻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而美好的时光却非常短暂。
辛苦衙蜂输蜜课,等闲巢燕得泥香。
辛勤的蜜蜂忙着采集花蜜,不辞辛苦;悠闲的燕子在巢里筑窝,也沾上了泥土的香气,都显得格外地勤快。
如何复共遨头醉,待把银瓶指点尝。
我不禁要与你共同举杯畅饮一番,等到品尝着那银瓶中的佳酿时,就更加珍惜这难得的欢聚时刻吧。
【赏析】
这首七绝前两句写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态度。“暮春”一词点明时间。“雨夕”,写出了天气的变化无常,“风朝”,写出了春日的多云阴雨。“乐事妨”三字写出了因风雨而无法尽情享受春天美景的遗憾之情。后两句用“老来”二字表明了自己的心态——尽管春意盎然,可我却仍像春天一样忙个不停。“犹自”表现出一种执着与坚毅的态度。
中间四句则通过写蜜蜂与燕子来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辛苦”二字写出了蜜蜂的勤劳精神,“等闲”二字写出了燕子的悠然自得。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寓意深刻:蜜蜂与燕子都是勤劳的昆虫,但蜜蜂为了采蜜而忙碌奔波;燕子为了筑巢而四处觅食,可见其勤劳程度之高,因此得到了“辛苦”的赞誉。而燕子则因为忙碌于筑巢,所以能够沾上泥土的芳香;而蜜蜂则没有这种条件,只能默默地为人类传播花粉,因此得到了“等闲”的称赞。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感慨。诗人与李端甫一起饮酒畅谈,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夜晚。然而诗人又不禁想起那些美好时光将一去不复返,因此他不禁感叹道:“如何复共遨头醉,待把银瓶指点尝。”意思是说,如今我们还能再一起畅饮吗?等到品尝着那银瓶中的佳酿时,就更加珍惜这难得的欢聚时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