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勋烈有馀光。
问丹桂、几枝芳。
阴德后来昌。
但教子、应须义方。
功名看破,黄冠野服,林下道家装。
何处是仙乡。
这日月、闲中最长。
太常引
《窦君瑞寿日》
注释:
燕山:燕山郡,地名,这里指代北方。
勋烈有馀光:功勋和恩德流传下来,光芒四溢。
问丹桂、几枝芳:询问桂花有几枝是芬芳的。丹桂,一种常绿树,秋季开花,花呈赤黄色。
阴德后来昌:阴德,指暗中行善积德。
但教子:仅仅教导子女。
义方:正确的教育方法。
功名看破,黄冠野服,林下道家装:名利看得很淡,穿着黄冠(道士所戴之帽)和野服,在林下闲居。
仙乡:仙人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以桂花为题,通过描绘桂花的生长环境、形态及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道德的看法。
第一句“燕山勋烈有馀光”中的“燕山”,指的是北方的燕山,象征着北方的英勇和豪迈。而“勋烈”则是指那些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们,他们的功绩和精神如同太阳般照耀着大地,给人们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句赞美了那些为国家付出巨大贡献的人们,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第二句“问丹桂、几枝芳”中的“丹桂”是一种常绿树,秋天开花,花朵呈赤黄色,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而“几枝芳”则是在问桂花有几枝是芬芳的,暗示着只有那些真正有德行的人才能像桂花一样散发香气。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们的赞赏之情。
第三句“阴德后来昌”中的“阴德”指的是暗中行善积德的行为,这种美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重要。而“后来昌”则是指在这些美德的影响下,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帮助和成长。这一句赞美了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们的伟大精神,他们的存在使得世界更加美好。
第四句“但教子”中的“教子”指的是教育子女,传授知识与智慧。而“应须义方”则是强调教育子女时应该遵循正确的教育方法。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认为正确的教育方法能够使子女受益终身。
第五句“功名看破,黄冠野服,林下道家装”中的“功名”指的是名利和成就,而“看破”则是对名利的超脱和淡然处之的态度。黄冠野服则是指道教的装束,象征着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而林下道家装则是指在树林中过着隐逸生活的人,代表着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追求不再执着于物质享受,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第六句“何处是仙乡”中的“仙乡”指的是仙境般的理想家园,是人们向往的美好境界。而“日月、闲中”则是形容时间的宝贵和闲暇的美好,意味着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美好的时光,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这一句呼吁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时光,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这首词通过对桂花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的描绘,以及对桂花的象征意义的解释,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名利时要淡然处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同时,他也倡导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和态度,即要珍惜每一个美好的时光,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