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苔绣壑乱泉鸣,呜咽说生平。
耳畔恍挨筝,是落叶声耶雨声。
画廊泼翠,茶铛翻雪,趺坐证三生。
碧透小铜瓶,斜插朵黄梅更清。
《太常引·坐积翠阁同吴园次赋》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物言志。全词语言清逸淡雅,意境幽远清朗,情与景谐,意在言外,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
诗词原文:
古苔绣壑乱泉鸣,呜咽说生平。
耳畔恍挨筝,是落叶声耶雨声。
画廊泼翠,茶铛翻雪,趺坐证三生。
碧透小铜瓶,斜插朵黄梅更清。
注释:
- 古苔绣壑乱泉鸣 - 描述山间古老苔藓覆盖的山谷中,泉水潺潺流动发出的声音。
- 呜咽说生平 - 形容山间泉水的声音仿佛是在诉说着它的一生经历。
- 耳畔恍捱筝 - 形容泉水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仿佛是筝弦的弹奏声。
- 是落叶声耶雨声 - 询问泉水是像落叶飘落的沙沙声还是雨打树叶的沙沙声。
- 画廊泼翠 - 形容山水画中的色彩如同泼墨般鲜艳。
- 茶铛翻雪 - 形容水壶煮水时冒出的白汽如同雪花一样飘浮在空中。
- 趺坐证三生 - 形容作者在此地静坐修行,体验着前世、今生和来世的轮回。
- 碧透小铜瓶 - 形容清澈见底的小铜瓶中的梅子色泽鲜绿透明。
- 斜插朵黄梅更清 - 形容梅子颜色鲜黄,斜插于瓶中更加显得清新脱俗。
赏析:
这首词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通过泉水的声音、山水画的色彩以及梅子的色泽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词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生命轮回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令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美好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