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祁定之

风埃满面发蓬垂,欲学乔松久远期。
浮世几场漂杵血,流年一局烂柯棋。
不须玉女引巢父,那在神官邀退之。
果待吹嘘送天上,人闲事了未为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调祁定之》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与时代
  • 作者简介:李俊民(1178年—1260年),字无垢,号灵渊,又号五峰山人,是金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擅长诗词歌赋。
  • 创作背景:李俊民生活在金朝晚期和元朝初期,面对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变迁,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志士仁人的壮志。
  1. 诗歌原文
  • 诗作全文:风埃满面发蓬垂,欲学乔松久远期。浮世几场漂杵血,流年一局烂柯棋。不须玉女引巢父,那在神官邀退之。果待吹嘘送天上,人闲事了未。
  • 诗句解析:首句“风埃满面”描绘了诗人因战乱而面容憔悴、满头风尘的情景,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次句“欲学乔松久远期”,意味着诗人有如乔松般坚韧的品质,渴望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坚定意志。第三句“浮世几场漂杵血”,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生活的困苦,表达了对国家动乱和人民疾苦的深刻同情。第四句“不须玉女引巢父”,则表明诗人并不追求神仙般的隐居生活,而是希望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善社会现实。最后一句“果待吹嘘送天上”,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于政治清明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
  1. 诗意与风格
  • 意境深远: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隐喻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命运。
  • 风格独特:李俊民的诗歌语言质朴无华,但内涵丰富,既有豪放的情怀,又有深沉的思考,体现了金代文人的普遍特质。
  1. 艺术价值
  • 历史价值:作为元初的作品,《调祁定之》不仅反映了金末元初的历史背景,也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
  • 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该诗采用了传统的格律诗形式,遵循了平仄声律的规则,展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 启示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

李俊民的《调祁定之》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怀和志向,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民的心声。通过这首诗,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等多重主题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