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老却涅槃师,掷笔台前旦过稀。 雉子岂知身后事,至今犹傍法堂飞。
《掷笔台》是金朝诗人李俊民创作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象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体现了李俊民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人生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金代诗歌的独特风貌,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审美价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空山老却涅槃师,掷笔台前旦过稀。 注释:在空旷的山中,老去的涅槃师(指禅宗高僧)常常在这里修行、讲法。每天清晨,他都会来到掷笔台前,用他那清瘦而坚定的手,轻轻拍打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音。 赏析:这里描述了一位僧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在禅修生活中的日常行为。通过描述他的动作和声音,传达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禅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