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老却涅槃师,掷笔台前旦过稀。
雉子岂知身后事,至今犹傍法堂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空山老却涅槃师,掷笔台前旦过稀。
    注释:在空旷的山中,老去的涅槃师(指禅宗高僧)常常在这里修行、讲法。每天清晨,他都会来到掷笔台前,用他那清瘦而坚定的手,轻轻拍打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音。
    赏析:这里描述了一位僧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在禅修生活中的日常行为。通过描述他的动作和声音,传达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禅意。

  2. 雉子岂知身后事,至今犹傍法堂飞。
    注释:那些野鸡(雉子)并不知道它们死后的事情,它们仍然像往常一样,在法堂的旁边飞翔。
    赏析:这里以雉子为例,说明生者对于生死的认识往往模糊不清,他们可能无法理解生命的无常和轮回。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空山、涅槃师、掷笔台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死亡、修行等方面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