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兴尽早宜归,况是东风送客时。
只有临清台下水,怪人来此不留诗。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任临清(在今山东临邑)县令时。诗中通过描绘临清台的景色,抒发了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和送别时的矛盾心理。

“登山兴尽早宜归,况是东风送客时”,首句开门见山地交代了时间——早春时节,正是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时候,诗人兴致勃勃地登上临清台,准备欣赏美景,以遣怀解闷,可是,当他正陶醉于眼前这如画的风光时,一阵春风送来了阵阵花香,吹得行人欲走还留,欲行又止,于是,便出现了诗题中的“临清台下水,怪人来此不留诗”的情景。“来此不留诗”,即诗人因不忍离去而留下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全诗语言清新明畅,意境高远。前两句描写景物,后两句抒发感情,层次分明,前后照应。首句叙事,点明时间地点及天气。二句写景,点出人物活动环境。第三句抒情,点出送别之意。第四句写景,深化主题。

【注释】

①临清台:指临清县城南的一亭台。

②东风:春天的风。

③怪人:指诗人自己。

④留:不离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