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同二次来韵并寄闽省谒诸幕谒闽王庙之作通呈景容郎中伯益侍郎秘监先生同发一笑

重叨天遣八年馀,又辱分符不暂居。
那有古人秦御史,岂无先辈贡尚书。
文章官样谁将并,气节天然我未如。
归到朝廷当下问,定从江海诏安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同二次来韵并寄闽省谒诸幕谒闽王庙之作通呈景容郎中伯益侍郎秘监先生同发一笑’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全文如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族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于是余有叹焉:悲夫!
孔子云:“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孰谓泰山天下之至坚?淮海天下之至深?然而彭祖乃今以久特冠世,世人皆以为荣。古之真人,不逆寡身,不辞贱贫,进则不可阻,难则不可退。此外,虽功名富贵,大足以易形骸;而曾未尝动其心。
余以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食时观之,自西山移西山东麓。抱关击柝者皆曰:“是真游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