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府少年钓马歌

南客南归必买马,冀北马群最多者。白银星粲贱如尘,千金买得那论价。
龙媒之驹钟骏骨,矫如惊鸿蹄切玉。神物本是房驷精,一夕分辉耀南陆。
有时踣躠忽长鸣,乾龙坤■各有灵。世人贱材但贵货,纵有眼顾谁终青。
一从上船当船头,百计管束如拘囚。仰首向天俯首地,马与天地皆蜉蝣。
乾坤再造须清宁,岂独人人望有生。当时旧将封侯尚未老,何为马也不得逢中兴。
唐时奚官善餋马,南人养马尤闲雅。千方调饲如扰龙,生刍细莝那盈把。
浪涛风卷狂欲颠,船头入井尾刺天。前僵后踬战欲死,一生九死无因全。
当时人命尚弗保,已𢬵不得终前好。五更风定强起看,幸尔未尽同枯槁。
所存只是骨与毛,首才伏枥神俱逃。主人熟视但叹息,虽有善相无方皋。
海陬去天经万里,海洋风波仍万死。脱生免死幸已难,岂意江南犹未已。
中原豺虎年固多,浙东五虎将奈何。船头忽惊来刷马,恶少三五群相逻。
半纸钧帖印一颗,一日三番急星火。问之便称方大人,大人有命尤难些。
红缨毡帽青辫绦,短衣衲裌双环刀。便将长绳选马钓,喧呼叱咤声狂嘈。
马亦垂头若有诉,主人错愕不敢顾。但将白金告少年,再三买得宁偿负。
陆有窞阱水有渔,剥朘岂特臻肌肤。鱼虾鸡犬悉有命,饕餮至此那能居。
我元天子家六合,圣子神孙政绵邈。三苗洞庭将有归,涿鹿蚩尤终受缚。
君不见蔡州吴元济,根盘蒂固能几世。又不见汴州李希烈,桀骜偃蹇旋覆灭。
人生忠义是善媒,黄金北斗将焉为,吁嗟鼠辈诚何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府少年钓马歌》是元代诗人李士瞻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

  1. 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
  • 时代背景:《五府少年钓马歌》创作于元代,这是一个民族融合、文化多元的时代。诗中通过对马的描绘和对马群的描述,反映出当时人们对马的喜爱及对马的珍视。
  • 作者李士瞻:李士瞻是元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李士瞻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生动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富含生活气息,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 诗歌原文与译文解读
  • 原文:南客南归必买马,冀北马群最多者。白银星粲贱如尘,千金买得那论价。龙媒之驹钟骏骨,矫如惊鸿蹄切玉。
  • 译文:南方的游子回归家乡时必须购买马匹,在北方马群中数量最为丰富。银色的马在阳光下闪耀如同尘埃一般,即使花费重金也难求一匹。这些骏马如同传说中的龙马,拥有超凡的骨骼与蹄部,宛如飞翔的惊鸿,蹄下踏出的玉石般清脆。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五府少年钓马歌》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通过对比和夸张手法,展现了马的高贵与珍贵。诗中“白银星粲”与“千金买得”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马的价值与地位。
  • 文化寓意: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忠诚和勇敢,诗中的描写不仅展示了马的美丽与力量,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社会影响与意义
  • 文学价值:《五府少年钓马歌》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成就和文化贡献不可小觑。通过对马的描述,诗中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教育意义: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它告诉人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的尊重都是不变的主题。

《五府少年钓马歌》不仅是一首表达对美和自由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也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灵感和动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