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风伯

吾闻六卿之官天子吏,天之四时同一揆。天上五命各有司,一或干之比僣拟。
孟冬初来将两旬,玄冥行天祝融死。日张土囊公怒号,风伯为朋海若曹。
人言南风多不竞,是何于我相炰炰。排山之浪如银阙,打我船头行不得。
鹢首惊飞莫敢前,鸱夷鼓吻常啧啧。船头呻吟船尾病,此去东夷垂欲近。
未闻今日薪水贵如金,当年五百童男一去无音信。
一时闻者皆快然,便欲骑鲸飞上天。但恐尔辈是凡骨,天高路远难攀缘。
天子命我使国土,职方禹贡尤修阻。尔闻天子遣使来,神胡为乎弗相与。
使者观风古有命,未闻遍到天之涯。是行恐是上帝意,欲令八荒四海知属天王家。
昨宵梦睹玉皇敕,下檄五丁追退鹢。即今天子圣且仁,尔为风伯何不为臣敢为逆。
北阴之府是酆都,不比人间官府但模糊。尽将厉鬼磔裂为万块,虽有口耳空揶揄。
尚书有云不逢上帝怒汝,若有常送使者到闽去。
去天万里闽最遥,闽人日望使者轺。尔其钦承厥命勿有替我将,领子明年俱来朝,慎莫效尤国鸱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责风伯》是元代诗人李士瞻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背景:李士瞻,字士卿,号西樵,元代文学家、书法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卒于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有很高的成就。他与虞集、杨载、范泰育并称“元诗四大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歌原文:《责风伯》:吾闻六卿之官天子吏,天之四时同一揆。天上五命各有司,一或干之比僣拟。孟冬初来将两旬,玄冥行天祝融死。日张土囊公怒号,风伯为朋海若曹。人言南风多不竞,是何于我相炰炰。排山之浪如银阙,打我船头行不得。鹢首惊飞莫敢前,鸱夷鼓吻常啧啧。船头呻吟船尾病,此去东夷垂欲近。未闻今日薪水贵如金,当年五百童男一去无音信。一时闻者皆快然,便欲骑鲸飞上天。但恐尔辈是凡骨,天高路远难攀缘。 天子命我使国土,职方禹贡尤修阻。尔闻天子遣使来,神胡为乎弗相与。使者观风古有命,未闻遍到天之涯。是行恐是上帝意,欲令八荒四海知属天王家。昨宵梦睹玉皇敕,下檄五丁追退鹢。即今天子圣且仁,尔为风伯何不为臣敢为逆。北阴之府是酆都,不比人间官府但模糊。

  3. 诗歌赏析:《责风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以及对风伯职责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秩序的看法。其中,“排山之浪如银阙”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风的强大力量和其带来的影响,而“人言南风多不竞”则表达了一种对社会风气或政治态度的不满。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歌,也是一首寓言诗,通过风的形象隐喻了社会的某些现象或问题。

  4. 写作风格:《责风伯》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考究,既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又不乏现代诗歌的创新。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思考和情感,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

《责风伯》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现象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