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萧公弼生朝

喜逢天上天人,一尊共醉梅花底。朝元已了,读书未遍,复来人世。憩鹤台边,景龙门外,十年游戏。自归来,却过赵州桥上,阅桥下,东流水。
尽道翱翔物外,解牛刀、刃游余地。谁知别有,香山远韵、谪仙豪气。应笑蹉跎,半生书剑,今犹如此。待西风,拂口貂裘尘土,进黄公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萧公弼生朝》是一首由宋代诗人李庭创作的词。该词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词作于元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社会动荡,战火纷飞。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的生活也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因此,他的创作往往充满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 个人经历:李庭生活在宋朝末期,这一时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官员,他在政治斗争中多次被贬谪,这使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体验社会的黑暗面,这些经历都成为他作品中的重要素材。
  1. 内容解析
  • 主题思想:词的上阕主要表达了词人在官场上的挫折感和无奈。”喜逢天上天人”暗示了他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但随即”一尊共醉梅花底”则表达了现实生活的困顿和失落。下阕通过”憩鹤台边”、”景龙门外”等意象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留恋。
  • 艺术特色:李庭在创作此词时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他将官场比作战场,把读书视为飞翔的梦想,而东流水则暗喻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这种深刻的意象表达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1. 文学价值
  • 历史价值:《水龙吟·萧公弼生朝》作为元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和文人心态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群体的思想情感。
  • 审美价值:该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精髓。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灵感。

《水龙吟·萧公弼生朝》不仅是李庭个人生活和思想的写照,也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面对现实的态度和精神追求,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