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矣黄夫子,清愁叶叶风。
深知疑我独,无补与人同。
天地年年老,江河日日东。
相思有新语,并寄鲤鱼中。
别黄俊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黄俊昭》是一首五言律诗,由元代诗人李存所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其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深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作者介绍:李存,字明远或仲公,元朝饶州安仁人,有“俟庵先生”之称。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精通天文、地理、医卜、释道之书,并擅长古文词。尽管科举不顺,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学术追求,而是选择与同好者交流探讨,最终成就了一段学术佳话。李存的生平与作品展示了一位学者的独立人格和对知识的尊重。
诗歌原文:诗的原文简洁而富有意境,如“归矣黄夫子,清愁叶叶风”,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位老者的形象,其内心充满了对世间万物的感慨和对生命流逝的哀叹。“天地年年老,江河日日东”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受。
主题思想:从整体上看,《别黄俊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中的“清愁”与“知我者”的孤独,以及“无补与人同”的无奈,都反映出一种对于个人存在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情怀和对宇宙人生的敬畏之情。
文化价值:《别黄俊昭》作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不仅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历史发展脉络。
《别黄俊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