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汞了无质,炉鼎假安名。殆因动静迷人,不觉堕声闻。这个先天妙理,日用着衣吃饭,相对甚分明。接物应机处,不动感而灵。
不是心,不是佛,匪为金。明加眼力,莫教错认定盘星。片片迷云涣散,湛湛禅天独露,个是本来真。风定浪头息,月满水光清。
水调歌头 · 赠秋蟾周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 · 赠秋蟾周先生》是一首由元代著名道士李道纯所创作的词。这首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理解,特别是对“先天妙理”的阐述。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又号莹蟾子,都梁(今湖南武冈)人。元世祖时人。全真南宗著名道士。著有《中和集》三卷,《后集》三卷,《周易尚占》三卷,《道德会元》三卷。词存集中,《疆村丛书》辑为《清庵先生词》一卷。存词五十九首。
词句解析:《水调歌头 · 赠秋蟾周先生》中的诗句“铅汞了无质,炉鼎假安名”,反映了道家对于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这里的“铅汞”指的是人体中的精、气、神,而“炉鼎”则比喻为修行者的精神寄托。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于超脱物质追求、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
主题思想:诗中“片片迷云涣散,湛湛禅天独露,个是本来真”。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禅宗景象,暗示着只有通过内心的觉悟才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体现了道家追求心灵净化与提升的思想。
艺术手法:整首词采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如用“秋蟾”作为道家修炼的象征,用自然景物来比喻内心的世界。这些艺术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社会影响:李道纯作为元代道教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词作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词不仅在道教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普通文人中得到认可和欣赏,是研究元代文化和道教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水调歌头 · 赠秋蟾周先生》不仅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也是李道纯个人哲学思想和生活实践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及其独特的美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