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赞圆庵傅居士

这个○儿,自历劫以来无象。况端端正正,亭亭当当。细入微尘无影迹,大周天界难安放。更通天彻地任纵横,无遮障。
没根宗,没形状。烁烁明,团团亮。只这个便是,本来模样。放出直超无色界,收来隐在光明藏。待顶门、裂破现圆通,金色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赞圆庵傅居士,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元代诗词,由李道纯创作,展现了道家思想及对自然、宇宙的独特见解。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又号莹蟾子,元世祖时的全真派高僧。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道教学者,还是《中和集》等著作的编纂者。李道纯的生平和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在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创作,无论是诗歌还是其他文学作品,都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2. 诗歌原文:《满江红·赞圆庵傅居士》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李道纯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表达。诗中通过描绘一个看似无根无状的存在,实则蕴含着大道至简的哲理,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形态,直指本质的精神追求。这种对于“本来模样”的描述,不仅是一种哲学上的探索,也是对于生活和世界的一种深刻洞察。

  3. 艺术特点:在艺术表现上,李道纯的词作采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使得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通过对宇宙和自然的描写,反映出了道家思想中关于天地万物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这种艺术风格的运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也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4. 文化价值:从文化角度来看,《满江红·赞圆庵傅居士》不仅是李道纯个人智慧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元代文学的特色,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文本。此外,这首词的艺术成就和哲学深度,使其成为了研究古代文人思想及其文学创作的宝贵资料。

可以看出李道纯的《满江红·赞圆庵傅居士》不仅在其时代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研究和欣赏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其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