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观猎和赵待制回文

围猎看人放海青,黑山峡口路交横。
飞鸿雨湿云天远,去马风寒雪塞平。
归客北边关柝击,过军西畔寨灯明。
巍巍殿帐毡房暖,衣铁冷深更鼓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阴山观猎和赵待制回文》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宋末元初人,他的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意境,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阴山观猎和赵待制回文》的原文如下:

围猎看人放海青,黑山峡口路交横。
飞鸿雨湿云天远,去马风寒雪塞平。
归客北边关柝击,过军西畔寨灯明。

这首诗以“围猎”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北方狩猎图。诗中描述了在阴山之南观赏狩猎的情景,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巧妙地融为一体。首联“围猎看人放海青”,用“海青”来比喻猎人手中的弓箭,形象地展现了狩猎的场景;颔联“黑山峡口路交横”则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写,衬托出狩猎活动本身的艰辛与不易;颈联“飞鸿雨湿云天远”以动态的自然景物来渲染气氛,增添了诗意;尾联“去马风寒雪塞平”又回到了静态的观察,通过描述天气的变化,增强了画面感。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体悟,充分体现了汪元量的诗歌才华。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也是了解这首诗不可或缺的部分。汪元量生活在南宋灭亡后的乱世之中,他的一生充满了动荡与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阴山观猎和赵待制回文》的创作,不仅是他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诗中蕴含的历史感慨、人生哲理以及对和平的向往,都是汪元量作品中的重要主题。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价值也不容忽视。在艺术上,汪元量的诗歌以简洁明快著称,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文化上,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现实,是研究这一时期文学的重要资料。

《阴山观猎和赵待制回文》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诗歌和宋末元初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感受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对于爱好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