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棹花溪去,重来访草堂。
菰蒲依静渚,杨柳绕回塘。
野堑棨高下,山墙竹短长。
槁梧含古色,瘦菊减清香。
鼙鼓檛三叠,旌旗列两行。
花娘纷舞袖,座客竞飞觞。
酱蘸生葱白,齑浇熟韭黄。
洪炉催卷饼,匕首割烧羊。
大笑诸公醉,高谈小子狂。
城关犹未掩,冠盖已飞扬。
鸟语青松里,人行锦树傍。
杜陵轻出峡,千古隔潇湘。
重访草堂
介绍
《重访草堂》是近代诗人吴玉章先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提醒人们要从前人的基础上再前进。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新时代人民的期待和激励。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重访草堂》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在2023年,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重温经典实践团通过探索各地优秀文学遗产,旨在增强对中国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反映了文学作品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角色,它们不仅保存了过去的记忆,也为未来的前行提供了灵感和动力。
从诗歌艺术的角度来分析,《重访草堂》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吴玉章先生的七言律诗以其严谨的结构展现了他对杜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新时代人民的期望。这种结合了传统诗词形式与现代表达方式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诗歌作为文化载体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说,《重访草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文学作品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其社会作用日益凸显。通过对古代文化名人生平经历的探寻和对他们诗作的解析,可以加深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文学作品的教育和启示作用不可小觑。阿来在杜甫草堂开设雅集并解读杜甫的十首诗,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杜甫的生活情趣与唐代成都市井风情的结合,还通过这些诗词还原了草堂的从无到有的历史过程。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既增强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重访草堂》作为吴玉章的一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去,共同见证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