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曲,一株梅。无人偢睬,独立古墙隈。莫恨东风吹不到,着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花傍一阳开。
更待明年首夏,酸心结子,天自栽培。金鼎调羹,仁心犹在,还种取、无限根荄。管取南州春色,都自此中来。
南州春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州春色》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下面将具体分析《南州春色》:
作者介绍: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生于南宋的温州乐清四都左原,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王十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诗人,还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政治生涯中曾担任秘书郎、侍御史等职,官至饶、夔、湖、泉诸州刺史,后因政治变故被追封为忠文。其政治生涯的起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变化,也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的政治抱负。
作品背景:《南州春色·清溪曲》是王十朋以梅花为题的词作,创作于宋代。该词不仅展现了王十朋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表达了他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赞美。在宋代文人中,梅花常常成为他们寄托理想与情感的象征,王十朋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艺术特色:《南州春色·清溪曲》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颇具特色。首先,它运用了典型的宋词韵律和格式,遵循“金风爽”的调式,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这种严谨的结构体现了宋代词作的典型风貌。其次,王十朋在词中融入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对“南枝香动”的描绘,既形象生动又寓意深远,使整首词富有诗意和画面感。此外,王十朋在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如“管取南州春色”,这不仅增强了词的表现力,也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层次。
《南州春色》不仅是王十朋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宋代词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王十朋的这首词,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探索。通过对《南州春色》及其作者王十朋的介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