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曲,一株梅。无人偢睬,独立古墙隈。莫恨东风吹不到,着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花傍一阳开。
更待明年首夏,酸心结子,天自栽培。金鼎调羹,仁心犹在,还种取、无限根荄。管取南州春色,都自此中来。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梅的诗。“清溪曲,一株梅”是说在清溪旁生长着一棵梅花树。“一株梅”表明了梅花孤高傲岸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其坚强不屈、傲霜斗雪的风骨。“无人偢睬,独立古墙隈”的意思是:没有人理睬,独自屹立在古城墙的墙角。“偢睬”意为“理睬”。诗人以“偢睬”“独立”来写梅,意在突出梅花孤傲不群的性格。“莫恨东风吹不到,着意挽春回”意思是:不要因为东风吹不到而感到遗憾,只要用心去挽回春天的来临。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花傍一阳开”的意思是:任凭天气多么寒冷,梅花的南枝依然散发着清香,并且伴随着太阳的东升而开放。诗人用“一阳开”来写梅花开放的时间,表现了梅花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更待明年首夏,酸心结子,天自栽培”的意思是:等到第二年的初夏,酸心的梅花将结果,那是天意的安排。“酸心”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梅花开花后所经历的过程,也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金鼎调羹,仁心犹在,还种取、无限根荄”的意思是:用金鼎烹调美食的时候,仁心仍在心中,还要种植无限的根茎。“金鼎调羹”,比喻美好的事物。“调羹”指烹调。“仁心”指有仁爱之心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诗人用“仁心”来写自己,表明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管取南州春色,都自此中来。”意思是:一定可以保证南州的春天从这棵梅花树上生长出来。
【译文】
清溪旁,一株梅花独自矗立在墙角。不要因东风刮不到就感到遗憾,只要用心去挽回春天的到来。任凭天寒地冻,梅花的南枝仍然散发着清香,伴随着太阳的东升而开放。再等到来年的初夏,酸心的梅花将会结果,那是天意的安排。用金鼎烹调美食的时候,仁心仍在心中,还要种植无限的根茎。一定可以保证南州的春天从这棵梅花树上生长出来。
【赏析】
本诗是咏梅诗中的名篇,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冬、傲视寒流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品质和美好理想。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清溪曲,一株梅”,点明了地点和对象。接着诗人把梅比做一位美人,通过人格化手法,使梅花的形象更为生动。诗人认为梅花是孤高傲岸、坚强不屈、傲霜斗雪的。诗人没有直接赞扬梅花的品质,而是用反诘的语气,让读者自己去体味梅花的品格。
三、四句紧承第二、三句而来。诗人认为梅花并不因东风刮不到而感到惆怅,只要用心去挽回春天的到来就可以了。诗人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态,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坚韧性格。
五、六句是对上文的深入发挥。诗人用一个“南枝”来象征整个梅花,用一个“一阳”来象征整个春天,说明只有梅花才能迎来春天的到来。
七、八句写诗人对于梅花的态度。诗人说“莫恨东风刮不到”,是因为他知道东风迟早都会刮到的;诗人说“着意挽春回”,是因为他知道春天不会无缘无故地回来的。但是梅花一定会迎着东风开放,而且一定会迎来春天。诗人在这里用“东风”和“春回”两个关键词语,巧妙地烘托出梅花的形象。
九、十句写诗人对于梅花未来的憧憬。他希望明年春天的梅花能够结果,那是天意的安排;他希望用金鼎去烹调美食的时候,仁心依旧存在,还要种植无限的根茎。诗人用“酸心”来形容梅花的花蕊,既表明了梅花开花时的艰辛,又表明了梅花的酸甜味道,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十一、十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全诗主题的概括。诗人认为,南州的春天一定会从梅花树上生长出来。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第一,善于运用想象;第二,善用比喻;第三,语言简练含蓄。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含蓄,耐人寻味。它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和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