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子元子,触热又何之。
一语未深契,瓣香还为谁。
月庭秋影满,云阁定□迟。
倘有相思句,因风幸见贻。
送康穆庵游浙右诸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康穆庵游浙右诸山》是元代诗人岑安卿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西林子元子,触热又何之。一语未深契,瓣香还为谁。
月庭秋影满,云阁定迟。倘有相思句,因风幸见贻。诗歌注释:
- “西林子元子”指的是作者自己,“触热又何之”表达了作者在炎热中的无奈和迷茫。
- “一语未深契”可能意味着作者与康穆庵之间存在某种默契或共鸣但尚未完全深入表达。
- “瓣香还为谁”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迷茫的情感,不知道是为谁祈福或者献香。
- “月庭秋影满”描绘了夜晚月光照耀下的庭院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云阁定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心情,云阁象征着高远与清冷,给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感觉。
- “倘有相思句”表达了对未来相见的期待和希望,通过“相思句”寄托着深深的思念之情。
- “因风幸见贻”则是一种期待与祝福,希望能随风传达自己的心意和祝福给康穆庵。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物心情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恬淡,以及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牵挂。创作背景:
据《元史·岑安卿传》记载,岑安卿字静能,余姚上林乡(今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与匡堰镇一带)人,志行高洁,穷阨以终。他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为理解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信息。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因此,他的诗作往往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除了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外,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欣赏和理解它。例如,可以从语言技巧、意象运用、情感表达等方面入手;同时,也可以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来分析其作品的特点和价值。此外,还可以探讨这首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传承和发展。
《送康穆庵游浙右诸山》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情感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无论是从诗歌本身来看,还是从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社会文化角度来看,这首诗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