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子元子,触热又何之。
一语未深契,瓣香还为谁。
月庭秋影满,云阁定□迟。
倘有相思句,因风幸见贻。

【注释】

①西林子:指西林寺。

②子元子:苏轼号“东坡居士”。

③触热又何之:意为因热而远游。

④一语未深契:意为一句话没有说到点子上。

⑤瓣香:佛教语,比喻虔诚的祭品。这里指对佛的敬礼。

⑥云阁:山间楼阁。

⑦倘有:倘若。

⑧幸见贻:有幸见到,得到。

赏析:

这首诗写于熙宁七年(1074),诗人在杭州任通判时作。当时苏轼与好友张舜民、陈师道等游历名胜古迹,此诗即是其中之一。

首句“西林子元子”,即以“西林子”自指。据《宋史·苏轼传》记载,苏轼曾隐居于眉州(今四川眉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故称“西林子”。次句“触热又何之?”是说,因炎热而外出游览。“又何之?”即表示了作者出游的目的。“一语未深契”,意谓所说的话并没有说到点子上。“还为谁”,是说,我的话是为谁而说的呢?言下之意,可能是为自己。“一语未深契,瓣香还为谁”,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即人世间的许多事,都是无法说得清楚的,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接下来三联,诗人描绘了自己游历名山大川的感受。“月庭秋影满,云阁定□迟。”意思是说,月夜之下,庭院里充满了秋天的影子;云中楼阁,也显得格外幽静而遥远。“倘有相思句,因风幸见贻。”这是全诗的结末两句。意思是说,如果你能给我写上一些思念的句子,那么,我一定会很高兴地读你的诗词的。

既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