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坛津作初度,适与书云节相遇。
清晨宾从贺新阳,日午杯盘亦微具。
海亭宦客归来迟,薄莫北窗同笑语。
共夸长至偶生辰,似谶若人增寿数。
今年在家又初度,破屋欺风海涛怒。
虽有绛蜡剪春红,亦有篆烟腾碧缕。
妻孥满目意自真,少长相趋礼如故。
东皋先生予故人,寒窗教子甘清贫。
得钱沽酒还自醉,书声夜夜惊比邻。
东平先生李元善,酒后歌诗快清健。
可怜年少亦羞寒,褐帽蒙头仅留面。
欲要二妙话绸缪,羞杀冰庖酒殽鲜。
我虽有田未忍卖,弟责儿嗔了无怨。
只惭天子不我知,沟壑老填为可叹。
寄诗慎勿笑痴狂,倚楼且看南飞雁。

【译文】

去年在坛津作初度,恰好与书中说的节相遇。清晨宾从来祝贺新阳节,中午也摆上杯盘小食。海亭的官宦归来迟,薄暮时北窗同家人笑语。共夸长至日偶生辰,似谶若人增加寿数。今年在家又初度,破败房屋欺风怒涛。虽有绛烛剪春红,也有篆烟腾碧缕。妻孥满目意自真,少时相依礼如故。东皋先生是我旧友,寒窗教子甘清贫。得钱沽酒还自醉,书声夜夜惊比邻。东平先生李元善,酒后歌诗快清健。可怜年少亦羞寒,褐帽蒙头仅留面。欲要二妙话绸缪,羞杀冰庖酒殽鲜。我虽有田未忍卖,弟责儿嗔了无怨。只惭天子不我知,沟壑老填为可叹。寄诗慎勿笑痴狂,倚楼且看南飞雁。

【注释】

坛津:古地名,今河南洛阳东北。

适与书云节相遇:适,正。书云节,指《汉书·高帝纪》:“(高祖)五年正月,已亥晦。诏曰:‘令到者,悉诣郡受籍。’”即闰月。

海亭:在今山东济南附近,是当时著名的游览胜地。

破屋:破旧的屋舍。

绛蜡、绛烛:都是红色的蜡烛。

篆烟:指香烟缭绕的样子。

东皋先生:指杜甫的朋友严武,字季鹰,南阳人。严武曾做过剑南节度使,杜甫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等诗给他。

李元善:指李龟年,唐开元年间著名的琵琶艺人,玄宗曾召他入宫演奏。

沟壑:山沟。

寄诗慎勿笑痴狂:不要因写诗而被人嘲笑为狂妄自大。

倚楼:靠在楼上。

南飞雁:向南飞的大雁。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全诗八句四十六字。前两联写诗人早年的仕途生涯。首联回忆去年坛津作初度时的情形;颔联写当时的情景。颈联写海亭官宦归来迟,薄暮时北窗同家人笑语;尾联写诗人赞美长至节偶生辰,似谶若人增寿数。后两联叙今年在家又初度,破屋欺风怒涛;又有绛烛剪春红,也有篆烟腾碧缕。妻孥满眼情自然,少时相依礼如故。第三联写东皋先生是旧友,寒窗教子甘清贫;第四联写得钱沽酒还自醉,书声夜夜惊比邻。第五联写李元善酒后歌诗快清健;第六联写可怜年少亦羞寒,褐帽蒙头仅留面。第七联想二妙话绸缪,羞杀冰庖酒殽鲜。第八联说虽我有田未忍卖,弟责儿嗔了无怨;只惭天子不我知,沟壑老填为可叹。第九联寄诗慎勿笑痴狂,倚楼且看南飞雁。

此诗作于公元765年(乾元二年)。杜甫此时在长安寓居,困窘生活使他十分苦闷,于是写下这首诗。首联回忆自己年轻时在坛津作初度,恰好碰上了节令。颔联写当时的情形。颈联写海亭官宦归家迟,傍晚时与家人在北窗边同笑语。尾联赞美长至节偶生辰,似乎预示着一个人将长寿。颔联颈联对仗工整。“清晨”“日午”“薄暮”“破屋”等词语,渲染出诗人当时的窘迫境况。颈联中“微具”,暗含着“粗茶淡饭”。尾联赞美节令之奇,并暗示着作者的希望。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诗人晚年生活的困窘处境。当时杜甫住在长安的草堂,生活贫困,妻子儿女都靠典当田地过日子,自己则不得不在长安城里租几间房子住下来,每日靠买些酒吃。因此他心情郁闷,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