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公九日韵

秋声横笛外,晓色画屏中。
黄菊双头小,青山四面同。
船冲官渡雨,木落市桥风。
十日燕台路,途穷兴不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睦公九日韵》是元末明初诗人李延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李延兴是一位元末明初的文人,他的生平事迹在文学史上并不广为人知。但根据资料显示,他以诗歌著称于世,并且受到了当时学者们的推崇。他在元末兵乱时期隐居不仕,后来在明初曾出典县学,并有《一山文集》流传于世。

  2. 诗作内容:《和睦公九日韵》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与人生哲理的五言律诗。诗中的“秋声横笛外,晓色画屏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清新景象的感受;而“黄菊双头小,青山四面同”则是对自然景物细腻观察的结果。此外,诗中的“船冲官渡雨,木落市桥风”则生动地勾画出了秋天特有的氛围。而“十日燕台路,途穷兴不穷”一句更是透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路途艰难,但心中的激情和希望永远不会消逝。

  3. 艺术特色:李延兴的诗歌创作深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反映了元末社会动荡不安的生活现实。同时,他又善于运用自然景观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通过秋天这一主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李延兴的《和睦公九日韵》不仅因其艺术成就被后世传颂,更因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而被人们所重视。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延兴个人的艺术风貌,同时也成为了中国诗词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