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连朝雨,山窗递微凉。
絺衣含秋润,散发此相羊。
白鸟啼青林,涧水亦浪浪。
隐人不可见,思之云路长。
啸歌忽终晷,西日下平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黯淡连朝雨,山窗递微凉。
絺衣含秋润,散发此相羊。
白鸟啼青林,涧水亦浪浪。
隐人不可见,思之云路长。
啸歌忽终晷,西日下平冈。
《阻雨题柏山驿壁》是元末明初李延兴的作品,其内容描绘了一幅秋雨中的山水画卷。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黯淡连朝雨,
山窗递微凉。
絺衣含秋润,
散发此相羊。
白鸟啼青林,
涧水亦浪浪。
隐人不可见,
思之云路长。
啸歌忽终晷,
西日下平冈。
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自然景象。诗人以“黯淡连朝雨”开篇,描绘出连绵不绝的细雨,给人以朦胧而宁静的感觉。“山窗递微凉”则转入室内,通过细微的凉爽感受,暗示了外界环境的湿润与寒冷。“絺衣含秋润”,进一步强调了秋季的气候特征,同时“散发此相羊”,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之中随意而自在的姿态。
诗中还描写了鸟儿的鸣叫和涧水的流动,“白鸟啼青林”和“涧水亦浪浪”,形成了一种生动的自然声响对比,增添了诗的生动感。最后两句“隐人不可见,思之云路长。啸歌忽终晷,西日下平冈。”更是将诗人对远方隐士或高士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李延兴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力,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力。他能够用寥寥数语捕捉到自然现象的神韵,并将其化为富有情感色彩的文字,使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