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客邸

城外云山浓似绮,屋里琴书静如水。
石炉添火试松香,袅袅篆云飞不起。
天涯倦客此停骖,茶灶烟销犹隐几。
奚奴呼觉日平西,一片秋声响窗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阳客邸》是元末明初诗人李延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李延兴,字继本,元末明初人。他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中进士,后在太常奉礼、翰林检讨等职位上有所建树。元末兵乱时,他隐居不仕,成为河朔学者的楷模。
  2. 作品原文:城外云山浓似绮,屋里琴书静如水。石炉添火试松香,袅袅篆云飞不起。天涯倦客此停骖,茶灶烟销犹隐几。奚奴呼觉日平西,一片秋声响窗纸。
  3. 作品赏析:《渔阳客邸》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幽雅恬静的渔阳客馆中的所见所感。诗中“城外云山浓似绮”一句,形容景色如锦绣般美丽;“屋里琴书静如水”则表达了室内环境宁静安详的氛围。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人生态度。
  4. 创作灵感:李延兴在战乱纷扰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元末明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都选择隐退山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李延兴也不例外,他在乱世中保持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5. 文学价值:《渔阳客邸》不仅作为一首诗歌存在,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体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特色,即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和哲理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
  6. 后世影响:李延兴的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渔阳客邸》的诗意和风格被后世许多诗人所借鉴,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渔阳客邸》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诗歌,也是元末明初文化背景和时代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