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云山浓似绮,屋里琴书静如水。
石炉添火试松香,袅袅篆云飞不起。
天涯倦客此停骖,茶灶烟销犹隐几。
奚奴呼觉日平西,一片秋声响窗纸。

渔阳客邸

城外云山浓似绮,屋里琴书静如水。

石炉添火试松香,袅袅篆云飞不起。

天涯倦客此停骖,茶灶烟销犹隐几。

奚奴呼觉日平西,一片秋声响窗纸。

注释:

  1. 渔阳客:指诗人自己,因家住渔阳(今北京市),自称渔阳客。
  2. 云山:指远处的山景,这里形容山势起伏,云雾缭绕。
  3. 屋里:诗题中的“邸”,即住宅,所以是诗人的家。
  4. 琴书:指琴和书籍,是文人雅士常摆弄的东西。
  5. 石炉:指放在石上的炉子,用于烧松木等香料。
  6. 篆云:指用笔蘸着墨水在纸上写出的篆书般的图案或文字。
  7. 奚奴:唐代对仆人的称谓。
  8.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落叶、鸟鸣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家居生活情景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中宁静的氛围和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首句“城外云山浓似绮,屋里琴书静如水。”诗人首先描绘了家中的环境。城外的云山被形容得如同绚丽的锦缎,而屋内则是一片宁静的天地。这里的“琴书”指的是琴和书籍,是诗人用来陶冶情操的工具。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句“石炉添火试松香,袅袅篆云飞不起。”诗人继续描绘了家中的细节。他点燃了石炉,准备煮茶,但烟雾却无法升腾起来。这里的“篆云”指的是篆书中的文字,它们仿佛被烟雾所笼罩,无法显现出来。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烟雾这一元素,增添了诗意。
    第三句“天涯倦客此停骖,茶灶烟销犹隐几。”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家中的情景。他是一位游历四方的旅人,此刻正驻足于此地,享受片刻的安宁。他点燃了茶灶,茶烟渐渐散去,只留下了几缕余烟。这里的“停骖”指的是停下马来休息,而“隐几”则是指坐在矮几旁休息。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现出他对家的依恋之情。
    第四句“奚奴呼觉日平西,一片秋声响窗纸。”诗人又回到了家中的生活场景。他听到奚奴(可能是仆人)呼唤他起床的声音,此时已是傍晚时分。他听到了窗外传来的秋声,那是一片落叶的声音。这里的“秋声”指的是秋天的声音,如落叶、鸟鸣等。通过这种声音的描绘,诗人再次表达了他对家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家居生活中的宁静与美好。通过对家中环境的描绘、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对声音的捕捉,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家的深深眷恋之情,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游历四方的旅人的孤独与寂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