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紫荆关是古来天险处,势逼恒嵩抗天柱。栈路迥出青云端,岩瀑喧豗喷洒长空,对之可以湔尘虑。
往年龙虎纷拿战血飞,煌煌万骑关前驻。只今平世天下清,千里桑麻旆旆连郊墅。
行旅不操寸兵,瓮城不劳铁铸,王元不封函关泥,孙子不书马陵树。
关南孤戍夜火稀,关北团茅小家住。今我自西来,飞霜满衣絮。
林下有高人,怡然此相遇。烟霞邮馆午停骖,风雪轩窗夜联句。
家山咫尺望不迷,写书先寄宾鸿去。须臾日车飞上扶桑红,一骑已出东山东。
紫荆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紫荆关不是文学作品,而是指代一个具体的地理和历史概念。紫荆关是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北的一个自然景观,也指历史上著名的关口。它始建于战国时期,后经过秦、汉、宋、金、元等朝代的修建和命名,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居庸关、倒马关合称为内三关。
紫荆关作为一处重要的军事关隘,在明代有着极高的战略地位。据记载,明成祖朱棣在夺取政权过程中,曾经在此地设立关卡,以阻止敌军南侵。而在战乱年代,如靖难之役中,紫荆关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于谦曾在诗中提到:“言南迁者,可斩也!”这句话反映了紫荆关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紫荆关不仅是一个军事要塞,也是一个承载了深厚历史文化的地方。诗人们常用它来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视。例如,有作品描绘了紫荆关的险峻与历史变迁,通过对比战乱与太平盛世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珍重。这种文化内涵使得紫荆关不仅在军事上有着重要意义,也在文学和文化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紫荆关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意义的自然和军事景观,它在古代的军事防御、政治斗争、以及文化艺术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了解它的背景、历史和文化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