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新试粲红裳。珍重异寻常。群芳落尽呈娇态,倚栏干、独殿春阳。剩放天香国色,全胜魏紫姚黄。
天时人事正相当。日日具壶觞。不妨醉了重教醉,忍孤负、艳质浓芳。明日再携肴核,还来花底徜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寿安新试粲红裳。珍重异寻常。群芳落尽呈娇态,倚栏干、独殿春阳。剩放天香国色,全胜魏紫姚黄。
天时人事正相当。日日具壶觞。不妨醉了重教醉,忍孤负、艳质浓芳。明日再携肴核,还来花底徜徉。
《风入松·赏牡丹》是一首描绘春日赏花场景的元代词作。沈禧,字廷锡,元代吴兴人,有《竹窗词》传世。此作以牡丹为题,生动地刻画了牡丹盛开时的美丽景象和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原文节选:
寿安新试粲红裳。珍重异寻常。群芳落尽呈娇态,倚栏干、独殿春阳。剩放天香国色,全胜魏紫姚黄。
诗词赏析:《风入松·赏牡丹》中,诗人通过对牡丹盛开的描述,传达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寿安新试粲红裳”形象地描述了牡丹如同女子新妆一样鲜艳夺目,而“群芳落尽呈娇态”则突出了牡丹在众多花卉中的独特魅力。整首诗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使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创作背景:沈禧作为元代的词人,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风入松·赏牡丹》的创作可能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赏花这一主题来抒发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社会感慨。
《风入松·赏牡丹》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作,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它不仅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