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宿芜湖县

芜湖县南泊船夜,欲霜天色已苍苍。
云山欲曙江流紫,洲渚初昏烧火黄。
自笑头颅向华发,尚为羁旅适他乡。
东船西舫无人语,可惜窗中明月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六日宿芜湖县》赏析

李孝光的《十六日宿芜湖县》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元代芜湖县泊船夜宿时所见所感的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芜湖县南泊船夜”,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诗人选择在芜湖县以南泊船,也许是因为他对这个地方有着特别的情感,或是这里的风景让他流连忘返。接下来的句子中,“欲霜天色已苍苍”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时节、天空渐暗的景象,这样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带来的美感。

“云山欲曙江流紫,洲渚初昏烧火黄”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绘。他观察到云彩与山峦在即将破晓时分显得格外明亮,江水在晨曦的照耀下呈现出紫色。而在岸边,初升的太阳将水面染成了黄色,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个景象生动而富有色彩,仿佛诗人就站在那片风景之中,与大自然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它不仅是对芜湖县夜景的描述,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流露。从诗句中不难看出,李孝光通过自己的笔端,传递出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经历的独特感悟。

《十六日宿芜湖县》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它是李孝光对那个时代的深刻体验和独特视角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如何通过文字来捕捉自然之美,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