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蟋蟀共悲凉,病木飘残托腐肠。
邻媪秋来借灯火,行人夜语怨参商。
啼残红叶催霜雨,吟傍黄花饮露香。
商榷秋风与秋月,腹中那有许雌黄。
和张颜乐秋夜闻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张颜乐秋夜闻蛩》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此诗以蛩鸣声为线索,借秋夜虫鸣,抒发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
首联“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描绘了秋日里的景象,秋风萧瑟,天气凉爽,草木枯萎,露水凝结成霜。这是一幅秋天的画面,充满了萧瑟、凄清的氛围。
颔联“虫声新透窗扉静,山色空蒙雨亦奇。”,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寂静。窗外传来虫鸣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但这种声音并不刺耳,反而让整个夜晚更加静谧。山色空蒙,雨也显得格外奇妙。这里的山色并不是实景,而是用来形容山的轮廓,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雨中的山显得更加神秘,仿佛是一幅画卷。
颈联“何人不起故园情,秋风吹送鸿雁归。”,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秋天的风带着鸿雁的叫声,让人不禁想起故乡的亲人,产生一种思乡之情。
尾联“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明月不懂人的离愁别苦,但它的光线一直照射到早晨,穿透朱红色的门户。这里用明月来比喻自己的心情,既表达了自己的痛苦,又有一种无奈之感。
整首诗以秋夜景致为背景,通过虫鸣声、山水、明月等元素,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思乡之情。诗中的语言清新自然,意象生动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