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金陵漕运

金陵从古帝王州,漕运君今事胜游。
丹凤有台春树老,乌衣无国夕阳收。
潮声挟雨翻蛟室,山气浮云结蜃楼。
白发高堂日相待,早回兰桡莫淹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友人金陵漕运》是元代诗人李孝光的作品,而非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情感和对友人即将进行的金陵漕运工作的祝福。下面将详细介绍《送友人金陵漕运》:

  1. 作者介绍:李孝光,字季和,号五峰,是元代温州乐清人。他博学多才,隐居于雁荡山五峰下,与从学者众多。顺帝至正初,他被召入朝廷为秘书监著作郎,后升任秘书监丞。李孝光以文名世,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崇尚古典,不随波逐流。

  2. 诗歌原文
    金陵从古帝王州,漕运君今事胜游。
    丹凤有台春树老,乌衣无国夕阳收。
    潮声挟雨翻蛟室,山气浮云结蜃楼。
    白发高堂日相待,早回兰桡莫淹留。

  3. 诗歌解析: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金陵漕运工作的高度赞扬和支持。诗中“金陵从古帝王州”暗示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而“漕运君今事胜游”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充满希望和期待的心情。此外,诗中还涉及了自然景观的描述,如“潮声挟雨翻蛟室”,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即将面临的挑战的关切。最后,“白发高堂日相待”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家庭的牵挂,以及他对这次行程的不舍。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孝光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风貌。

《送友人金陵漕运》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的诗词,也是一幅描绘历史和文化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友谊和责任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