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山小景

家在夕阳三峡口,人行秋雨两岩间。
不知何处堪图画,移得柴门到楚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秋山小景》是一首描绘秋天山景的七言绝句,由楼钥所作。这首诗通过对秋天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丰富的自然画卷。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

  1. 作品原文
    山高最难图,
    意足不待大。
    尺楮眇千里,
    长江浸横翠。
    画家杂云烟,
    戃怳徒意会。
    苟或森三尺,
    便若俗子对。
    此画格律严,
    兴寄独超迈。
  2. 作者介绍
    楼钥(约公元1126年—1208年),字大防,北宋诗人、学者,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诗题材广泛,风格清新俊逸,擅长写景咏物之作。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尤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楼钥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深刻感悟,以及在文学上追求真善美的审美追求。
  3. 作品鉴赏:《题秋山小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秋天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楼钥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诗中的“尺楮眇千里”,意味着即使是一张小小的纸片也能展现出千里之外的景色;而“长江浸横翠”,则形象地描绘了江水横穿山野,将翠绿的色彩染遍大地的景象。这些诗句不仅富有诗意,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楼钥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想。
  4. 创作背景:楼钥生活在一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他所处的宋朝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楼钥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他能够从自然景观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楼钥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朝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窗口。

《题秋山小景》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代文人的心灵世界和文化传统。楼钥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和魅力。这首诗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