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当语谁,身年二八为娇儿。
阿母岁岁不嫁女,二十三十颜色衰。
天公两手抟日月,下烛万物无偏私。
奈何丑女得好匹,一生长在黄金闺。
美人如花不嫁人,父母既没诸兄疑。
寄书东家小姑道,得嫁莫择君婿好。
他人好恶那得知,失时不嫁令人老。
拟妾薄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妾薄命》并非是文学作品,而是诗人龙榆生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创作背景:《浪淘沙·拟元遗山妾薄命辞》是龙榆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龙榆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的词作在艺术上追求清丽、婉约的风格,同时在思想上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批判性。该作品的创作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情感的影响,通过模仿唐代诗人元稹的《妾薄命》,表达了对古代女性悲剧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深刻反思。
文学价值与特点:《浪淘沙·拟元遗山妾薄命辞》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体现了龙榆生的词学造诣。他精研词学,曾主编《词学季刊》、《同声月刊》等刊物,对中国古典词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当前孤独状态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无常人生的感叹。
主题思想:《拟妾薄命辞》的主题思想在于揭示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诗中通过汉武帝的陈阿娇故事,展示了女性在权力面前的无力感,以及美貌与爱情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这一主题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引起读者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思考。
艺术手法与表现:《拟妾薄命辞》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其词句的精炼和意象的运用上。龙榆生的词风清丽而不失豪放,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这首词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拟妾薄命辞》不仅是龙榆生个人的文学成就,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为人们提供了对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