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之漫漫,毋败我垣。
河水之清,毋啮我稻田。
余甚劳苦,彼黔不知。
余将遂归,其畬其菑。
东里之老,闻余言而嘻。
余曰归哉。
东里
介绍
《东里文集》是一部收录了明杨士奇精选优秀作品的图书,由刘伯涵、朱海点编著,于1998年由中华书局首次出版。该书主要包含了杨士奇在明朝初期的政治生涯中所撰写的各种文章和记录。以下将介绍文学作品《东里》:
作者介绍:《东里文集》的作者是明初著名政治家和学者杨士奇,字寓,号谷轩,他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成就对于研究明代政治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杨士奇出生于江西泰和的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青年时期曾在湖广各地做过塾师多年。后来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翰林院,成为明朝初年的文官,参与朝廷机务,并曾担任内阁学士兼兵部尚书等重要职务,深受明成祖和明仁宗的信任。
内容特点:《东里文集》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记、序、跋、传、铭、诗、辞、赋等多种文体,涵盖了杨士奇在明成祖北巡期间的经历以及他在朝廷中担任大学士时所撰写的各类文书和讲话稿。其中,《代言录》、《圣谕录》和《奏对录》三卷是其代表作,分别收录了他为朝廷起草的诏谕文诰、奏对文字及代言记录,这些文献为研究明代初年的政治制度和典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学术价值:《东里文集》不仅在历史文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更因其丰富的历史资料和严谨的史学态度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它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明代早期政治变迁的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了解明代文化背景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数据。
版本信息:杨士奇的《东里文集》自1998年首次出版后,多次再版,并有多处注释和校注,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就提供了较为详尽的注释,方便读者理解文本内容。
使用建议:鉴于《东里文集》涉及的内容范围广泛,读者在使用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其结构布局,同时注重对文中提到的特定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以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
《东里文集》不仅是研究杨士奇个人生平和明代初期政治文化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应当结合其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以获得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