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子让席上韵

衰年愁对酒,壮志忆题桥。
遇事难开口,逢人愧折腰。
乐传天上谱,心逐暮归樵。
宴罢骊歌发,蹉跎又一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王子让席上韵》是元代诗人李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在人生晚期的情感状态,还揭示了他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阐述这首诗及其背景:

  1. 创作背景:李祁,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字一初,号希蘧,生于茶陵州,是顺帝元统元年左榜进士第二名。他在元末动乱中避祸至永新山中,明初时期拒绝出仕,以不二心老人自诩。李祁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作品多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2. 诗歌原文
    衰年愁对酒,壮志忆题桥。
    遇事难开口,逢人愧折腰。
    乐传天上谱,心逐暮归樵。
    宴罢骊歌发,蹉跎又一朝。

  3. 内容解析

  • 衰年愁对酒:反映了诗人已步入晚年,面对美酒却愁绪满怀,体现了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绪。
  • 壮志忆题桥:回忆起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以及在桥上题写诗篇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抱负。
  • 遇事难开口:表达了遇到事情时感到难以启齿,可能是由于内心的矛盾或社会的束缚造成的。
  • 逢人愧折腰:描述了与人交往时的自卑感,可能是因为曾经的壮志已不再,或者因为岁月的变迁而变得畏缩。
  • 乐传天上谱:意味着自己的快乐和成就已经超越了凡俗,如同天上的旋律流传下来。
  • 心逐暮归樵: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希望像樵夫一样随着黄昏归家,但现实中却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
  • 宴罢骊歌发:宴会结束,骊歌响起,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 蹉跎又一朝: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无奈,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1. 主题探讨
  •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通过对诗人早年与晚年生活的对比,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和挣扎。
  • 人生的感慨:通过描述诗人的情感变化,传达了对生命历程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 时代的变迁:反映了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1. 艺术特色
  • 五言律诗的形式:遵循五言律诗的传统形式,结构严谨,音律和谐。
  • 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其内心世界。
  • 意境的营造:诗歌中的意象和画面富有象征意义,营造出一种深远的艺术境界。
  1. 文学价值
  • 历史的见证:作为元末明初的作品,它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文化的研究: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进一步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态,为研究元代文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 情感的共鸣: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深深触动人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们对生活、理想、现实有更深的思考。
  1. 现代应用
  • 教育的意义:在现代教育中,这首诗可以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来教授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古典诗歌的美。
  • 心灵的慰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阅读这样的诗歌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和思考人生的方向。

《和王子让席上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也能够从中汲取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