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处爱山看不当,归来结屋长相向。
就中编作归来轩,田园正欠陶元亮。
竹篱茅舍村数家,藜杖芒鞋时一访。
红尘不比晋宋间,清风自是羲皇上。
梦回枕簟书有声,客来午篆微烟障。
绿阴入户如有约,白云出谷遥相望。
邈知今日始有归,始信从前心是放。
更容老子二十年,从教白发三千丈。
归来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来轩》是元代诗人李祁创作的一首田园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归隐的愿望。《归来轩》不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幅画卷,描绘了田园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诗歌原文:《忙处爱山看不当,归来结屋长相向。就中编作归来轩,田园正欠陶元亮。竹篱茅舍村数家,藜杖芒鞋时一访。红尘不比晋宋间,清风自是羲皇上。梦回枕簟书有声,客来午篆微烟障。绿阴入户如有约,白云出谷遥相望。邈知今日始有归,始信从前心是放。更容老子二十年,从教白发三千丈。
作者简介:李祁,字一初,号希蘧,茶陵州人,顺帝元统元年左榜进士第二,后因元末之乱而隐居于永新山中。明初,他力辞征辟,自称不二心老人,直至七十余岁高龄去世。
诗歌鉴赏: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祁对自然的热爱,还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理解。通过使用“归来轩”这个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即在远离尘嚣的地方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文化背景:在中国文化中,文人墨客往往将归隐视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他们通过诗词歌赋表达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追求。李祁的《归来轩》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隐逸生活的崇尚。
艺术特色:《归来轩》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归来轩”、“田园”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归来轩》不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个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文人的心灵世界,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阅读《归来轩》,不仅可以领略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