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厌孤寂,跫然闻子来。
夜凉风缩瑟,云破月徘徊。
旧事休重说,新诗且细裁。
几年无此夕,独欠两三杯。
中秋夜宿普照喜周卿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夜宿普照喜周卿至》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与友人相聚的古诗,作者是杜仁杰。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期待的情感,通过对中秋佳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颂,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及其主题都值得深入分析。杜仁杰通过这首作品展现了诗人久客他乡的孤独以及在中秋之夜与朋友相遇的喜悦。诗中的“久客厌孤寂”反映了诗人远离家乡、渴望团聚的心情;“跫然闻子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意外地听到朋友的声音,带来了惊喜和欢慰。这种情感的转换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也展示了中秋节作为家人团圆节日的独特韵味。
从文学手法上来看,《中秋夜宿普照喜周卿至》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中“夜凉风缩瑟,云破月徘徊”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秋天夜晚的清冷与宁静,同时也暗含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期盼。此外,“旧事休重说,新诗且细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时刻的珍惜,而“几年无此夕,独欠两三杯”则透露出诗人想要与朋友共饮、共话的愿望。这些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中秋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丰收,而诗中的“几年无此夕”则暗示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珍贵记忆。这种情感的交流和共享,使得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会纽带的象征。
《中秋夜宿普照喜周卿至》不仅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艺术魅力感染了无数读者,也成为了中秋节期间人们共赏和传颂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历史学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这首诗都是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秋节文化以及人际交往之美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