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观雨

萧萧北风吹北窗,浪浪秋雨泻秋江。
痴蝇不飞集枯几,饥鼠屡出翻空缸。
杂花叶底开无数,佳木门前立自双。
散地自知心地远,赏音谁解足音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沧浪亭观雨》的文学魅力

《沧浪亭观雨》,这是金末元初诗人杜仁杰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江南秋雨图。

杜仁杰,字仲梁,又字善夫,金元间的济南长清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还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歌既有视觉美也有听觉美,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诗中的“萧萧北风吹北窗,浪浪秋雨泻秋江”形象地描绘了秋雨潇潇的场景,通过“萧萧”与“浪浪”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秋天雨声的多变和丰富。而“痴蝇不飞集枯几,饥鼠屡出翻空缸”,则进一步通过昆虫和小动物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感慨,以及人与自然、生灵之间的微妙联系。

“杂花叶底开无数,佳木门前立自双。”这两句诗描绘了秋雨后庭院的景色,繁花似锦、佳木独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散地自知心地远,赏音谁解足音跫。”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超然,以及对他人理解自己心境的渴望。

《沧浪亭观雨》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与世界的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