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北风吹北窗,浪浪秋雨泻秋江。
痴蝇不飞集枯几,饥鼠屡出翻空缸。
杂花叶底开无数,佳木门前立自双。
散地自知心地远,赏音谁解足音跫。

沧浪亭观雨

《沧浪亭观雨》是唐代诗人张仲舒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沧浪亭观赏秋雨的景象,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译文:
北风萧萧吹过窗,秋雨纷纷洒向江。
痴蝇不去飞集几,饥饿的老鼠频频出缸旁。
杂花叶底开无数,佳木门前立自双。
散落之地自知心地远,欣赏音律谁解足音跫。

注释:

  1. 萧萧:形容风声或声音凄清而悲凉。
  2. 浪浪:形容雨声连绵不绝的样子。
  3. 枯几:干裂的桌子。
  4. 空缸:没有盛物的瓦器。
  5. 散地:指荒凉的地方。
  6. 佳门(jī):美门,美丽的门户。
  7. 跫音(qióng yīn):脚步声。
  8.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沧浪亭观雨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人间的悲欢离合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人以“萧萧北风吹北窗,浪浪秋雨泻秋江”开篇,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接着,诗人以“痴蝇不飞集枯几,饥鼠屡出翻空缸”两句,揭示了世间万物与人为善相依相存的道理。最后,诗人以“散地自知心地远,赏音谁解足音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深深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