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犹能复笑谈,归来重觅读书龛。
耒阳白酒君应具,勾漏丹砂我自惭。
民讼几时消自苦,山城虽小得穷探。
也知清俭难持久,好趁秋风酒菊潭。

【注释】

十年:十年后,指诗人从政多年,年已五十。重觅:重新寻找。勾漏丹砂:传说中一种神奇的药。李白《古风》(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又《将进酒》“但使主人能醉客”,即用此典。清俭难持久:清廉节俭的生活很难长久。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当时李渤四十一岁,是中书舍人。他在病中给友人李裕之的一封信,抒发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的向往之情。

首联写诗人自感功业未就,志趣未伸,而身已老迈,故在诗中流露出自嘲、自慰的意味。“犹”字有“还”、“再”之意,说明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并没有停止,只是暂时放下而已。“笑谈”指与同僚们讨论政务,也指与朋友闲谈。“归来”表明作者已经辞官退隐,回到家乡了。“重觅”表明诗人已经厌倦了仕途生涯,决心放弃官场生活,回归自然。“读书龛”(读书处)指书房或书斋。“重觅”二字表明诗人在归田之后,仍不忘读书修身养性,希望在隐居生活中继续汲取知识,增长才干。“耒阳白酒”,指耒阳出产的美酒;“勾漏丹砂”,指勾容所产的珍贵药品。两句以“君应具”“我自惭”作结,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态度。

颔联写诗人渴望得到友人的款待,希望他能为自己做点好事。“几时消”,表示时间过得太快,令人难以忍受。“山城虽小得穷探”一句,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山城之中,但依然希望能够穷尽天下学问。这里的“穷探”一词,既表示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颈联写诗人在山城中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他的清贫与孤独。诗人在山城中虽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仍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

尾联写诗人对于清俭生活的看法以及他的愿望。“好趁秋风”表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秋风中享受那份宁静与自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欣赏。“酒菊潭”则是指诗人想要在秋日里品尝美酒的同时,欣赏美丽的菊花,以此来表达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友人的期待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