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犹能复笑谈,归来重觅读书龛。
耒阳白酒君应具,勾漏丹砂我自惭。
民讼几时消自苦,山城虽小得穷探。
也知清俭难持久,好趁秋风酒菊潭。
病中呈裕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病中呈裕之》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一篇抒情小品文。它写于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初冬,时年王安石四十岁。此诗通过写自己因病在床不能与友人见面,而作诗相寄的情景,委婉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和思念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卧病厌晨起,
朝光喜欲登。
忽惊身自老,
还觉梦方长。
故交无远近,
新知似旧谙。
何当一尊酒,
话尽别离情。
这首诗以“卧病厌晨起”开头,表达了作者因病卧床无法早起的心情。接着,诗人写到“朝光喜欲登”,表现出了他对日出的向往和对健康的渴望。然而,“忽惊身自老”一句,却让诗人感到惊讶和恐惧,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这让他感到有些不安。然后,“还觉梦方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留恋,他希望时间能够延长,让自己多享受一些梦中的快乐。
诗人转向对朋友的描写。他表示,无论老朋友还是新朋友,都像旧友一样熟悉。这种描述既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真挚态度。最后,“何当一尊酒,话尽别离情”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与朋友们一起喝酒,畅谈离别之情。
《病中呈裕之》通过描绘自己因病卧床不能与友人见面的情境,表达了对友情的真挚感激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小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