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 拟古

江外谁家双桨。激破浪花微响。金翠小鸳鸯。对悠扬。
望断涔阳极浦。不是凌波归处。行过画桥阴。又沉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昭君怨·拟古》是元代诗人邵亨贞的作品,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学识与深厚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邵亨贞(一三〇九—一四O一),字复孺,号清溪,云间(今上海松江县)人。他曾任松江训导,足迹未出乡里,一生好学,博览群书,精通阴阳、医卜、佛老诸书,著有《野处集》四卷、《议术诗选》一卷和《议术词选》四卷等。
  1. 诗词原文
    江外谁家双浆,激破浪花微响。
    金翠小鸳鸯,对悠扬。
    望断涔阳极浦,不是凌波归处,行过画桥阴。又沉吟。

  2. 诗词翻译
    江外的哪一户人家在划桨?船桨激起的水花微微作响。
    金色的翠绿色的小鸳鸯,对水面上荡漾。
    我远远望去,望穿秋水,直到那涔阳尽头的岸边。
    那不是我的归途啊。我走过了那座画桥,留下了长长的沉思。

  3. 作品赏析

  • 情景交融:诗中通过描写江外船只和鸳鸯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具有画面感,更富有情感深度。
  • 意象生动:诗中使用了“双浆”、“浪花”等具象的意象,以及“金翠小鸳鸯”这样的抽象意象,共同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 含蓄委婉: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含蓄,通过对景物的描绘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引人深思。
  1. 创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结合其内容和表现手法,可以推测它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江南时所作。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因此创作了这首充满诗意的诗作。

《昭君怨·拟古》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词,更是一首蕴含深情的佳作。通过对诗句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美学价值。

相关推荐